借东风
天色渐晚,夕阳烧完了最后一丝余晖,从院墙顶上消失不见。
燥热了一天的空气终于凉快了许多,家家户户点亮了灯火,蛐蛐的叫声此起彼伏,忙碌的人们都回家了。
晚上八点钟,张老三终于风尘仆仆的从乡下赶回来了。
江洋从他脸上兴奋的表情不难得知,他这一趟应该是收获颇丰。
张老三告诉江洋,他下午去了黑水镇和莲花乡,这两个乡镇离北安县城很近,下面的村子也多。由于他这两年经常跟着他父亲下乡收猪,所以各村的村长和村民对他都很熟悉。
村民们养猪,基本上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圈个地方,数量往往不会太多。每逢夏季,整个院子里不仅臭气熏天,苍蝇更是满天飞,不美观也不卫生。
张老三下乡后告诉各村的村长,为了响应上面的号召,县里提出了建设美丽新乡村的口号,而他动用关系从县里的正规养殖厂给村里争取到了一些福利。
这福利就是一年只要10元钱,手续齐全的养殖厂帮忙养猪,不仅疫苗饲料全包,而且以后还包能卖出个好价钱。
通俗的说就是村民只要一年交10块钱,就可以在城里远程寄养一只猪。猪饿了有人喂,病了有人治,死了有人赔,大了有人卖,村民什么都不用管,猪卖出去的钱人家养殖厂一分不要,全是村民自己的。
村民们自己是会算账的。
他们养猪大多数是为了补贴家用,最终都是要拿来卖钱的。虽说农村的猪一般都是有什么吃什么,但关键是费心还费力,退一万步来说,一支疫苗还得多少钱呢?
自家养的过程中,万一再生个病找个兽医,钱不钱的先不说,一包烟钱或者一顿饭总是要有的。
况且还有养不活或者病死的风险。
不管再怎么算,一只猪一年的成本都远远不止10块钱。
这笔账划算,实打实的福利。
农民想要的收益,稳定性永远都是放在
借东风
一圈逛下来,张老三的摩托车上几乎捆满了各种各样的农货,那些都是村民们的一些心意。
说到这的时候,江洋看了一眼停在外面的摩托车,上面已经是满满当当,连把手都看不见了。
张老三道:“有人帮他们养猪,还能帮他们卖钱,一年十块就能坐等收钱,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,换成是我我也愿意。各村的村长都已经谈好了,他们愿意去挨家挨户的沟通,只不过他们都提出了不同的条件,我得跟你商量一下。”
江洋道:“什么条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