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服李学武是需要一些家具的,但是怕新家具有味儿,就没开口让窦师傅帮忙打家具。现在的委托商店还是有一些品相好的家具的,到时候再说。李学武把窦师傅送走以后,又重新回了屋里将铁床、柜子等家具都收进了空间,包括锅碗瓢盆等等,能用的用, 不能用的或扔或卖。都说破家值万贯,光是这些破烂儿就收拾了半个小时,等李学武出门锁门的时候,屋里真的是家徒四壁了。在这个年代只有周日是不用上班的,但是会有义务劳动,清扫工厂,保养机器,在街道做服务等。李学武从来没去过义务劳动,也没时间去,天天忙的脚打后脑勺儿。一大早上就被李顺薅起来了。“起来起来,赶紧收拾收拾自己,今天有事儿”李学武知道如果自己不起来,自己老爹就是语气更加严厉的叫醒服务。李学武知道这敬服李学武摸了摸自己的头发感觉是有点儿长,前刘海儿都快遮住眼睛了,一会儿真得去理一下了。李顺指着米粥说道:“你快点儿吃,今天人多”李学武这才开始开始吃早饭。李顺看儿子开始吃饭,说道:“我跟你说啊,再刮刮胡子,你看看你,什么样子啊,19岁的大小伙子跟你爹一个模样”李学武嘴里含着粥点头应着。自己老爹嘴里不停地说了一大堆,大概意思就是今天自己得跟大哥去一趟他丈人家,给送些米粮。大嫂家在门头沟石城子红星公社,骑自行车得骑三个多小时。每个月李顺都会叫大哥往他老丈人家送一趟粮食。今年的新年在一月份,想着趁李学武在家,哥俩儿一起送一趟,下个月就不去了。李顺嘱咐完,最后还问了一句:“我说的你记住没有?”李学武赶紧点点头道:“记住了”李顺看着李学武吃晚饭晃晃悠悠又要往炕上躺,皱着眉头道:“记住了赶紧穿衣服去理发”李学武赶紧应了,起身穿衣服,戴帽子,推着大姥给擦得锃亮的自行车出了门。李顺对儿子从来都是没好脸色的,无论大哥还是老三,小时候更是打的厉害。对待女儿和儿媳妇儿却是和蔼可亲,从不说一句严厉的话。大嫂打进了门,跟婆婆可能拌过嘴,但是对公公那是打心眼儿里敬服的。没别的原因,只因赵家也是9口人。大嫂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,大的18岁,老二16岁,老三14岁,小丫头11岁,父母健在,还有爷爷奶奶。这年头儿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多,大嫂家更是如此。因为大嫂读书早,读得好,就一直读。大儿子成绩也好,但是在初中的时候家里供不上了。大嫂的父亲愁的一夜没合眼,最后硬是狠心定了让大嫂继续读的决定。因为在农村,一个女孩儿如果不读书就得嫁人了。大嫂也是跟着哭了一宿。大嫂的父亲不忍心自己闺女就这么断了未来的路,便让大儿子回了家,跟着下地干活儿。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,因为老一辈儿的思想,姑娘就是替别人养的,甚少有读书的,即使读书了也是到了年龄就不让读了,回家开婚。村里人都议论纷纷,但是大嫂的父亲固执地继续供了大嫂读书。本来大嫂一毕业,上了班儿领工资以后是可以贴补家里的,但是刚一分配工作就跟大哥结了婚。自打跟大哥结婚后,只能偷偷地给家里钱,就怕婆婆不高兴。可哪知道自己结婚后送钱回家却被老父亲骂了一顿撵了回来。大嫂的父亲跟着上门儿亲自道歉,这事儿把李顺闹得很是尴尬。李家起初也是不同意大哥找个农村媳妇儿的,因为大嫂太泼辣,不如城里女孩儿柔顺。